梨小食心虫 虫害与防治。
1.危害
梨小食心虫属鳞翅目,小卷叶科,简称“梨小”,又名“东方果蛀蛾”、“折心虫”,俗称“蛀虫”、“黑膏病”。近几年由于梨树套袋技术的普及,梨小在梨树的主产区发生已有下降的趋势。主要以幼虫蛀食梨、桃、苹果的果实和新梢。一般在桃、梨混植的园片发生严重。主要以第二代幼虫从桃树的新梢处蛀入,新梢被害后萎焉枯干,影响桃树生长。
2.形态特征
成虫体长4.6~6.0㎜,翅展10.6~15㎜,雌雄几乎无差异。全体灰褐色,无光泽。前翅灰褐色,无紫色光泽。前缘具有10组白色斜纹,但不及苹小食心虫显著,翅上密布白色鳞片,除近顶角下外缘处的白点外,排列很不规则。卵淡黄色,接近白色,半透明,扁椭圆形,中央隆起,周缘扁平。老熟幼虫体长10~13㎜。全体非骨化部分淡黄白色或粉红色。头部褐色。前胸背板浅黄白色或黄褐色。臀板浅黄褐色或粉红色,上有深褐色的斑点。蛹纺锤形,体长6~7㎜,黄褐色。
3.发生规律
梨小食心虫在各地发生的代数不同,在辽宁西部和华北地区一般发生3~4代,在山东和内蒙古巴盟地区发生4代,黄河故道和陕西关中地区一般发生4~5代,在苏北地区一般发生5代,四川蓬溪地区一般发生5~6代,江西南昌地区一把发生6代,广西7代。基本上都是以老熟幼虫在树干的基部土中和树干的老翘皮下、粗皮缝中、枯枝落叶等隐蔽的地方做茧越冬。桃树和梨树混植的园片,在梨树上越冬的多。翌年春季,遇到连续7天的气温达到℃以上时,越冬幼虫开始化蛹,连续10天气温达到10℃以上时,成虫开始羽化,连续5天气温达到11~12℃时,羽化达到高峰。成虫羽化后1~3天开始产卵。成虫对糖醋液有一定的趋性,雌成虫在交配后尤其强烈。桃树和梨树混植的园片,梨小食心虫的成虫喜欢在桃树的新梢上产卵,幼虫孵化后进入新梢内危害,一般一般可危害1~3个新梢,然后老熟化蛹。一般在6月份发生第一代成虫,产卵在新梢上;第二代成虫发生在7月中旬,产卵于果实上。从7月下旬梨园的卵量急剧增加,第三代成虫发生在8月份,仍然产卵于果实上,并继续危害果实。
4.防治方法
一是选好防治时间。将梨树与桃树毗邻的第一、二代卵发生期防治重点放在桃树上喷药,第三代卵的防治重点放在梨树上。二是选好防治农药。有效的药剂有:20%的杀灭聚酯2000~2500倍、2.5%的溴氰菊酯3000倍、2.5%的功夫聚酯乳油3000倍、5%的来福灵乳剂3000倍液。